试用顶级车灯FENIX BC30R

作为长期喜爱和关注自行车灯的车友,这次有幸获得了试用生平第一支内置锂电池的顶级车灯的机会,深度感谢FENIX车灯品牌持有者深圳朗恒电子有限公司和BIKETO美骑平台。

先说说FENIX品牌,对于很多没学过英文的中老年车友可能不容易理解和记忆。Fenix 读音“菲尼克斯”,源自英文phoenix,中文译意为“长生鸟, 完人, 完美之物”,而凤凰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也象征着吉祥、幸福、完美。记不住菲尼克斯,记住是凤凰的英语发音就可以。





拿到车灯的几天连续下雨,不适合骑车,但迫不及待的想试试车灯的防雨效果和雨中的照明,还是趁着雨歇的间隙跑出去骑了几次,下面就根据初步试用的情况跟大家聊聊体会。





犹豫了挺久到底是象往常那样从开箱开始然后外观然后功能介绍还是直入主题聊最吸引的部分,最后还是觉得先聊最感兴趣的内容更好,按部就班的做法容易乏味!

既然称其为顶级车灯,必然要有些高级的和独有的特色,否则是担不起这个称号的。经过几天的(其实才没有几次)使用,我感觉此灯最吸引我的功能有两个:一是线控一键极亮,二是数控显示电量自由切换。呵呵,要说骑行这些年里我是一直关注和使用各种车灯的,而在使用此灯之前,这俩功能我闻所未闻。

所谓的一键极亮,是指该车灯配有一个独立的线控按钮,而车灯本身有四个可选亮度档位和一档警示模式。当你按下线控按钮时,车灯可以立马以全功率输出,也就是变到极亮档位,松开线控恢复原先设定。如果你长按线控按钮,车灯可以保持极亮模式20秒,之后恢复原先设定。




(网络图片)

这个功能我觉得非常实用。因为我在日常的骑行中非常BS车灯亮得晃眼的情况,路上遇到这样的车友我都视其为新手原谅之,避免自己生闷气。因此,在照明不是很差的市内骑行时,我的车灯通常是设定最低亮度,满足让别人(比如司机)看到自己但并不把道路照得雪亮的目的。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会晃来车,同时还很省电,避免了三天两头充电的麻烦。但是这么做也有一个不足,就是如果遇到需要调整亮度的情况,之前我用过的其它车灯都不太理想:要么没有亮度设定,要么需要循环调整,很费事儿。有了一键极亮功能,这个不足完美解决,很实用。使用一键极亮功能,或许同一车队的车友之间还可以通过灯语进行联络,增加可玩性。


再就是数控显示电量和自由切换功能。过去我们用的车灯,剩余电量还有多少,车灯还能用多长时间心里是没底的,只能靠估计。平时骑行如果没有携带备用电池,时常会遇到没电的情况,我还遇到过忘了给电池充电结果拿了没电的电池当备用电池的情况。有了数字显示剩余电量,使用上确实方便多了。这有点儿象数码相机从普通电池进化到智能电池的情况:早先的电池也无法显示剩余使用时间,会遇到突然就没电的情形。而数码相机由于不同的操作对于电量的消耗不同,显示剩余时间不如手电准确(手电的电量输出比较稳定)。菲尼克斯BC30R车灯加入了数控显示电量的功能,可以说是车灯进入智能化的一个标志。我们在切换不同的亮度时,可以直观地掌握车灯还能工作多少时间,这对于掌握夜间骑行的进程来说无疑是十分便利的。




(网络图片)
当你按+-两个按钮切换车灯的亮度,剩余使用时间就直接显示在上方的OLED显示屏上,很直观。





数字显示在当前的档位下车灯只能再工作半小时了。

车上装着这样的车灯,使用时感觉很有逼格。据说男人们大都喜欢飞机驾驶舱,那种密密麻麻各种仪表数字和曲线的环境显得高深莫测,我也一样,呵呵。不过建议厂家考虑采用键盘按键背光灯的方案取代目前的做法:只要按键上的图标亮起来就可以了,目前这样的照明方式图标和加减号看得不是很清楚。




全部回复 4

回复 登录 | 注册
沙发 STT 2015-09-18 02:40:28
回复

除了前述两个特点之外,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优点就属亮度了。由于人的眼睛有一定的适应性,只有通过对比才能确切感受到这款车灯出众的高亮性能。图片和语言都不太好对比亮度,因而我用手动曝光的方式拍了两张不同车灯的最低亮度,供大家参考。







请在全黑的环境下看这两张图,感受会比较直观。这是两只车灯最低亮度时的对比,同样的曝光量。在日常使用中,下图的亮度已经足够起到警示作用和一定的照明效果,BC30R的最低亮度(LEVEL 1-4中的LEVEL 1)观感相当于普通T6小直手电的中档亮度(全功率的60-70%输出)。极亮档无论文字还是图片都不好描绘了,只能按照产品的介绍说明它是1600流明。这个亮度足以把远近相当大的一片路面照亮,我感觉作为摄像时一种自然的补光(不以灯光为主光源)也完全够用。

下面手动调定相机的曝光量,用BC30R的最低亮度档和T6小直车灯的中档亮度进行对比,看看它们的照射效果(照明范围和亮度)。

画面比较暗,不能看到车灯的是T6小直













之前小直手电车灯我已使用了2、3年,经过各种对比我觉得是手电类车灯里最强的:不仅亮度好,而且光照均匀。但是跟BC30R一比就露怯了:不仅照射范围相比之下明显小(相机用的25MM广角),而且亮度也明显不及。从图中可以看到,由于照射范围大,BC30R把车灯和手机架轮廓都勾勒出来了,而小直的照明效果则让整个车子沉没于黑暗之中。

经过对比可知无疑BC30R是比小直手电更优秀的车灯,我觉得有了这一支灯一个3-5人的车队都够用了,其它人只需装警示灯没必要装照明灯了,这样也给结伴骑行省了不少电。比如全家骑车旅行,只开一个灯,就不容易出现所有人的电量都用光了的情况。

不过在此我也觉得有必要给BC30R再增加一档LEVEL 0的亮度,就相当于小直的最弱档就可以,目前的LEVEL 1仍然嫌太亮了。我平时在市区骑行用得最多的是手电的最低亮度(警示足够,并且有一定的照明效果,因为那时眼睛瞳孔比较大,比相机对弱光的观察能力敏感)。如果增加LEVEL 0,意味着满电的BC30R可以使用3-40个小时,基本就等于可以忘了充电这回事儿了,更省心。

板凳 STT 2015-09-18 02:45:28
回复

前面第三条谈到了BC30R在照明效果上远胜于小直手电,并且续航时间很长(相当于小直中档亮度的LEVEL 1可以持续工作20多个小时),也提到如果还能有更低一档亮度实用性会更好,更省电。很自然地,就引出了第四个关心的问题,也是能够号称顶级车灯都必须具备的第四个优势:作为一款内置不可更换电池的锂电车灯,它的充电是否方便,效率高不高?

如果你是一个对数码相机也感兴趣的发烧友,你会发现近年来数码相机在充电方面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支持MICRO USB充电。通俗些说,就是可以用安卓手机的充电线给数码相机充电。这还不够,最新发布的SONY黑卡相机RX100IV和RX10M2不仅能够支持MICRO USB充电,而且可以边充电边拍摄。而这,可以说代表了当前数码电子产品在充电方面的最高水平,或者说指标之一(其它还有快速充电和无线充电等)。使用手机线充电,可以使我们的行囊明显缩小,不必再各种充电器带一堆。而边充电边工作,则可以说完全解决了断电的烦恼。这也早已是我选择数码产品时看重的性能之一,如果不是其它方面特别出色,我很难会去选择一款使用特殊充电器的电子产品。完全可以这么说,充电接口的通用化,是最近十年来人类科技的巨大进步之一。用这一点来给一个电子产品进行断代,是绝对有说服力的。让我很满意的是,BC30R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它不仅支持手机充电线充电,而且在充电过程中,车灯仍能继续工作。这意味着只要在旅行中你携带有移动电源,就完全不用担心忘了给车灯充电而摸黑骑夜路了。



(网络图片)

当插入充电线时,无论车灯处于什么档位,它都会切换到LEVEL 1,时间显示变为99:99。




充电时仍能继续工作。这一点很重要。去年骑台湾时,我用手机备忘录详细写明了给小直手电备用的18650电池放在行李的什么地方,整理行李时也不敢乱动,避免到了需要用时找不着(就等于白带了)。有了USB直冲功能,这个担忧算是解决了。




但是也有一个小问题需要注意:目前市面上仍有一些手机在充电线的构造方面没有完全进化到MICRO USB的标准:只是金属接头是MICRO USB的,塑料底座还是较大的老款方形。这种结构对于手机来说没有影响,因为手机的USB充电口一般都是外露的。而BC30R由于给USB接口部位增加了一个防水橡胶盖,因而USB接口是内陷的,而其外缘不是方形,而是运动场跑道的形状,这样就造成了有些比较老款的手机充电线插不进去而无法充电,因而在出门前一定要检查一下,确定携带的充电线是最新的通用的。

看下图的手机充电线(12年上市的一款手机原配的充电线),金属部分规格是对的,但塑料底座是方形,和BC30R凹陷设计的充电口形状不同,无法插入充电。因此,在外出旅行前,有必要确认一下携带的充电线能够给所有的设备使用。不仅仅标称的规格通用,还得实际试用确定能用。如果BC30R的下一代产品能够改进这个设计,将充电开口做得略大一些,当然就更好了。




地板 STT 2015-09-18 02:48:49
回复

有不少车友对车灯缺乏了解,认为越亮越好,在此基础上照射范围大,照明时间长,就是好车灯。这个看法是不够成熟的,忽略了对于亮度输出的科学控制。举例来说,如果一盏台灯缺乏调光功能,那它不是一台高级的台灯。调光的作用,是为了让输出的光线因为照射的物体和环境不同形成一定的平衡。有些时候要亮一些,有时又要暗一些。为什么我们在全黑的房间里看电视还要开一定亮度的环境灯?不是为了照明避免走路摔倒,而是平衡亮度保护视力。再举摄影闪光灯的例子,如果一只闪光灯只是指数很大,但在闪光时只能全光输出,或者再加个半档,可以说能用,但不高级。早在20多年前,专业的闪光灯就开发出了TTL (通过镜头)FILLIN(填充,提亮画面中的暗部)闪光功能,并且能够对照射画面进行3D矩阵测光,用来控制闪光灯输出的强度,只为了达到一个目的:使闪光补光和环境光的亮度和谐。具备这样功能的闪光灯,价格通常要比非智能的闪光灯贵出千元以上。车灯也是一样,最好的效果是把眼前照得一片通明吗?不是,那就象用闪光拍摄不分场合都全光输出、开车不分场合用远光灯一样,业余。最好的照明效果是既让你看清路面,又不强势压过环境光的亮度。这样你的瞳孔才不会缩得太小,眼睛在从路面上移开时看不清周围,俩眼一抹黑。虽然我们的视网膜不是胶片也不是CCD,但它们对画面亮度的要求是近似的。当我们长时间看强光会有啥结果?想想为啥烈日下骑行要戴眼镜就知道了:减弱地面射进眼中的光线强度。如果长时间被强烈的地面反射光照射,有得白内障的危险。当你夜骑时总看太过于亮的地面光线,周围环境啥都看不见时,这种危险同样存在。这就是为什么我平时在有一定路灯光线照明的市区里夜骑车灯只开最低亮度的原因:让瞳孔的大小既能看清路面,也能看清周围环境。如果能有无级调光是最好,没有就只好用弱光档位了。

基于以上的理解,车灯也跟台灯和闪光灯一样,是否需要复杂的控制功能大家各取所需。如果平时就在红绿灯范围内跑跑,有个不太亮的手电就可以了。如果所在的城市地位不高,市政供电不足,一到夜间就黑灯瞎火,买个T6手电也足够了,没人几个小时都在市区里骑车逛。而如果有更高级难度更大的骑行,需要应付的情况更多且不好预测,对于车灯的功能和逼格都有一定的追求,研究和讲究车灯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我不太发烧牙盘轮组(能骑多远旅行感觉多好不取决于它们)但对各种车灯(前灯尾灯尤其货架灯)比较发烧的原因。设计优秀的车灯不仅提升夜骑安全性,提升夜骑快感,消除陌生环境夜骑的紧张和不安,有逼格的车灯设计还会给骑行带来一种舒服和满足感。



BC30R的最高亮度有1600流明,在车灯家族里是绝对的顶级水平,但是我并没有将其看得太重,因为高亮在很多时候只是个指标,没有它不好,不能说明车灯高级,但只有它也不够,最关键的还是要有对亮度的控制,越是能随心所欲越好。BC30R在这方面比较突出,4级5档的输出超过了所有手电类车灯,并且支持精确的数显控制。






这里面提到的要点包括:舒适的光效(也就是我前文谈到的),精确的控制。可以说切中要害。(当然评奖的编辑不可能象试用的车友或者本身就不是车友因而不能切实使用一段时间再给出深入的评测,因而我前面提到的其它NB特色未能涉及)超高的亮度,较多的档位控制且能够数字显示任何档位的工作时间,以及方便的正反向调整(而不是繁琐的循环调整),使BC30R无愧于技术最先进的顶级车灯名号。精确的数码控制,可以使车灯的能耗和输出得到科学控制,而技术含量较低的车灯只能依靠加大电池容量和并联电池提升电压的土办法来延长使用时间提高亮度,使得体积巨大使用粗放不可控,就如同古人想飞行只懂得加多几根助推火箭,并不是科学的做法,不能代表该领域的领先水平。

4# STT 2015-09-18 02:51:37
回复

使用BC30R之后,感觉和以前使用的其它车灯一个很大的区别(或者说质的变化)是它似乎能够代表车灯迈进了智能时代(并不了解之前是否有其它类似车灯)。就象我前面举的闪光灯的例子,它不仅提高了亮度(闪光指数),而且亮度输出可控且双向可调(TTL 闪光 ),区别只是一个是瞬间发光,没有人工调整的机会,而车灯是持续光,类似室内闪光灯的造型光,是否合适可以手动调整。获得一个较满意的亮度,并且精确掌握剩余发光时间,这无疑给高强度夜骑或者陌生环境的夜骑在器材上提供了最大的信心。虽然对于照明器材来说,很多情况下只要会亮就够用了,比如保安夜间巡视,用个普通手电筒就行了,似乎不需要什么智能控制。但是毕竟也有一些用途需要这样的功能,除了前面聊过的骑行中的需要之外,又如想夜间拍照拍录像用它补光,就需要较为精细地调整亮度,甚至色温也要可调才好,这方面的进步就是值得肯定的,绝对可以代表业界的最高技术水平。


改进的意见除了前面文中提到的之外还有两个:一是显示屏尺寸太小,或者说过于深陷。由于车灯使用时不是平装,而是有些俯向地面,过于深陷的显示屏会导致下部的LEVEL X字样被遮住,不利观察;二是车灯的安装方式为从前向后推入,由于车灯是前俯的,虽然固定效果感觉比较可靠(够深,吻合度不错),但总是有会向前滑落的心理担忧,不如改为从后向前推入。

此外还有一个建议:很多车友有不只一辆车,虽然车灯的拆装挺方便,但如果换车就拆来拆去仍嫌麻烦。对于这个档次和价位的车灯来说,如果能多提供两个备份灯座,无疑会很有利于使用。